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动态

“科技史视野下的机构、组织与体制”学术研讨会在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召开

2023-12-11

  “科技史视野下的机构、组织与体制”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12月7日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科学史所)举行。来自科学史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科研院所和大学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通过线上与线下方式参加了此次会议。 

  科技史综合研究室主任、期刊编辑部主任姚大志研究员致开幕辞。他指出,科研机构、科技组织和科技体制是科学技术史的重要研究主题之一。近三十年来,科技史领域不断涌现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而在机构组织科技史领域,出现了哪些学术增长点,未来发展方向如何,值得讨论和关注。 

  研讨会主要由两个环节组成,分别是“机构组织史的生命轨迹:论著述评”和“机构组织的生命轨迹:专题报告”。在论著述评环节,来自科学史所的刘文乐、严婉容、白育坊、董逸岩、徐世宜、钟达闻等报告人,对过去20年间出版的机构组织史研究专著和博士学位论文进行了评介,涉及研究论著的行文结构、内容特点、学术价值等。专著包括《卡文迪什实验室:科学革命的圣地》《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综论》《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专论》《静生生物调查所史稿》《国立北平研究院简史》,学位论文涉及《中国当代院士制度研究:历史与问题》《工业化视角下的富兰克林学会(1824-1837)》等。 

   

  

  在专题报告环节,共有五位报告人贡献了有关近代中国科研机构组织史研究。清华大学刘天然分析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伪满洲国大陆科学院的创建与运行过程,通过对比研究,凸显了该机构的殖民属性以及对实用性的追求。科学史所褚英杰从20世纪50年代技术科学在我国的兴起出发,聚焦1949年-1956年中国科学院在技术科学方面的早期机构建设。科学史所刘苗报告了她对我国近代国境卫生检疫机构(1873年-1949年)创建与发展的研究,勾勒出其机构组织、业务内容与事权归属的多次变迁历程,揭示了其与殖民、全球化、卫生主权的紧密关联。北京大学刘启满描绘了北京地坛医院在试图实现平日和战时状态转换过程中,始终面临医疗挤兑、倒闭破产等多重风险的历史图景。科学史所孙伟航介绍了清末京师检验学习所的创立、教学、毕业人员流向和工作内容,提出我国近代法医学人才教育机构多以该机构为模板建立和运行。

专家点评环节,科学史所方一兵研究员、李萌副研究员、刘金岩副研究员,以及北京大学姚靓助理教授,从如何开展科研机构、科技体制、科技社团的学术研究出发,围绕史料挖掘、研究视角、叙事结构、理论方法等方面做了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