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报告:化学家眼中看红学──谈一些少人注意的问题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8-09-10
中国科学院科学文化论坛
2008年第二讲 主讲人:刘广定 教授(台湾大学化学系) 评论人:王扬宗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 题 目:化学家眼中看红学──谈一些少人注意的问题 时 间:2008年5月11日(星期日) 上午9:30-11:30 地 点:中 国 科 学 院 国 家 科 学 图 书 馆 多 功 能厅 (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主讲人简介: 刘广定教授,1938年生,1960年台湾大学化学系毕业。1968年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化学博士。1970年返台任教,2006年2月退休,现为台湾大学化学系名誉教授及兼任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08年"竺可桢科学史讲席"教授。 曾获台湾教育部理科学术奖(1988年),中国化学会(台)学术奖章(1994年),中山学术基金会学术著作奖(1995年)。2005年膺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2001-2006年担任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Physical Organic Chemistry编辑委员。 四十年来除发表化学论文百十余篇外,另有中国文史、科学史、科学教育及科技政策论着各约数十篇。已出版选集有《中国科学史论集》(2002年),《化外谈红》(2006年)与《大师的零玉》(2006年)等。 内容大意: 喜爱我国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的读者很多,研究的人很多也很多。其原因除文章优美,故事动人,内容错综复杂,却又常有扑朔迷离、前后不一之处。不同版本又偶有出入。故费人猜疑、遐思,而见解、观点各异。 然而,无论见解、观点如何,"版本"依据至为重要。现拟以不同版本为据,从科学的角度谈"女儿是水作的骨肉","茜雪的名字","荣国府的玻璃窗","茄鲞或茄胙"等几个少人注意的问题。 乘车路线:乘特9(外环)、26、47、运通109、运通113、320(区间)、333、498、641、735、737、740(外环)、751、826、944支、983、913路到中关村一街。请从西门入馆。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2008年5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