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动态

施耐德(Axel Schneider)教授在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做学术报告“傅斯年、陈寅恪与兰克的史学方法论”

2025-10-15

2025年10月13日上午,德国哥廷根大学东亚系施耐德(Axel Schneider)教授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做了题为“傅斯年、陈寅恪与兰克的史学方法论”的学术报告。本次活动由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技史综合研究室主办,研究室主任姚大志研究员主持,来自科学史所、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学者与研究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施耐德教授现任哥廷根大学东亚系主任、现代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领域涵盖近代中国思想史、史学史及中西比较哲学。在报告中,他首先回顾了18至19世纪史学科学化的历史背景,揭示其中“科学”概念的多重意涵及语言文化渊源。随后,施耐德教授聚焦于史学方法论、民族认同以及学术与政治三个维度,系统比较了傅斯年与陈寅恪对兰克史学的不同理解与运用,深入剖析知识迁移与概念转译的复杂性,呈现史学“科学化”在不同语境和关怀下的表现形态与制度实践。此外,针对傅斯年和陈寅恪被称作“中国的兰克”这一现象,施耐德教授指出,辨析两位学者对兰克史学的理解或误读之外,更应关注他们接受兰克史学的深层动因,以及试图回应的核心问题意识。

本次报告紧扣中国历史学的科学化问题,内容翔实、视角新颖,充分激发了在场听众的浓厚兴趣。在问答与交流环节中,听众围绕学者的民族情怀、科研资助机制、中国历史学科发展、中德文化交流等议题踊跃提问,与报告人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拓展讨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