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科技认知研究中心

  文化遗产科技认知研究中心面向国家需求和学术前沿,致力于传统工艺等文化遗产的调查和科学技术研究,保存现状与保护技术的评估,以及文化遗产的管理研究,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2004至2010年期间,中心就纸张、木材与石质文物的保护问题等,分别组织国内外学者共同参与各种学术研讨会;为地方博物馆修复一批出土青铜器,摸索出了新的修复方法;承接企业委托为北京奥运会铸造大型青铜礼品的任务;参与“指南针计划”的预研项目。

  2010年至今,中心承担研究所“十二五”、“十三五”时期的相关重大突破和重点培育方向项目,在青铜冶铸技术、古玉加工工艺、车辆制造技术、指南针、航海技术、纺织技术、传统手工技艺调查、工业遗产等选题研究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研究所与中心联合编撰《鉴古证今——传统工艺与科技考古文萃》,总结和展现了在传统工艺与科技考古领域所做的开创性与代表性工作;中心多次组织学术研讨会,主办“传统工艺与文物科技系列讲座”20余讲,编撰《中国科学院文化遗产科技认知研究中心集刊第一辑》。

  未来中心将联合相关学术机构,着重调查研究蕴含丰富的技术、科学和文化价值的传统工艺;运用理化检测、数字仿真和模拟实验等方法,推进文物科技(科技考古)研究,认知反映重大发明创造的文物与遗址的科技和文化内涵,展示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技术和工程的深刻内涵与价值;面向我国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事业的需求,继续着力培养锻炼青年人才,拓展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国家思想库建设和文化建设贡献知识基础与战略咨询建议。

  中心人员名单

  主 任:周文丽

  成 员:陈  巍、陈晓珊、方一兵、关晓武、黄 兴、李劲松、刘 辉、苏荣誉、孙 烈、吴世磊、赵翰生、邹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