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动态

 迎接2025国际量子科学技术年:现代物理学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2024-09-30

2024921日—23日,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亚太地区)(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Asia-Pacific)联合组织的“迎接2025国际量子科学技术年:现代物理学史国际研讨会”(Embracing the International Year of Quant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mposium on the History of Modern Physics)在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来自中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俄罗斯、日本、巴西等国的近30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研讨会还吸引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国家天文台、物理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湖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等机构近百位师生参会。

92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所长、南开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中心主任张柏春研究员主持研讨会开幕式。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关晓武研究员和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亚太地区)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术副校长吴岳良院士先后致辞。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所长、南开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中心主任张柏春研究员主持研讨会开幕式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关晓武研究员致辞

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亚太地区)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术副校长吴岳良院士致辞

随后,23位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哲学领域专家学者围绕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演化、量子物理哲学思想、量子革命与社会文化、物理学家个体及群体研究、物理学与政治外交及国际交流合作、哥本哈根诠释、引力量子场论前沿发展以及统一理论研究历史等主题作学术报告。

921日上午主旨报告环节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哲学系主任Robert Crease教授主持。德国科学院院士、柏林工业大学教授Friedrich Steinle作题为O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Concepts: Light Rays and Lines of Force(光线和力线:物理学基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的报告。Steinle教授对相关概念、语句和理论进行辨析,提出概念所具有的认识论目的,并以牛顿的光学研究和法拉第的力线为例,探讨科学概念发展的动力学问题。吴岳良院士作题为On Gravitational Quantum Field Theory and Hyperunification for All(引力量子场论和超统一理论)的报告。在简单讲述现代物理学前沿发展面临的基本困难和研究进展后,吴岳良院士重点介绍他多年来致力于研究的引力量子场论和超统一理论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此外,他还介绍了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教授Alexei B. Kojevnikov作题为Social Crises, Postdoctoral Revolt, and Cultural Contexts of the Quantum Revolution(社会危机、博士后反抗和量子革命的社会文化与境)的报告。他论述了作为“男孩们的物理学”(Knaben-Physik)的量子力学发展历程和量子物理早期发展的科学国际主义背景,以及哥本哈根博士后的“反抗”。

德国科学院院士、柏林工业大学教授Friedrich Steinle作报告

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亚太地区)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术副校长吴岳良院士作报告

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教授Alexei B. Kojevnikov作报告

小组讨论

921日下午第一场报告由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助理教授Roberto Lalli主持。三位来自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的青年学者作报告。Núria Muñoz Garganté博士作题为From Quantum Condensates to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Conceptual and Disciplinary Shifts in the History of Superconductivity (从量子凝聚态到凝聚态物理:超导历史中的概念和学科转变)的报告。她介绍了“演生”概念在超导现象与对称性破缺中的提出过程,强调20世纪70年代安德森、海涅(V. Heine)等固体物理学家发展凝聚态物理的历程,展现科学概念形成与学科职业身份间的相互关联。Emily Philippi作题为On the History of the Philosophy of Symmetry Breaking(对称性破缺的哲学史)的报告,描述了对称性自发破缺解释中的演生论哲学方法及其运作的框架特点,比较了演生论的强/弱纲领与本体论/认识论倾向。Bernadette Lessel博士作题为A Unified Fiel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n the Early Beginning of Quantum Gravity(量子引力早期起源的统一场论视角)的报告。她回顾了统一场论发展历史,重点介绍罗森菲尔德(L. Rosenfield)、外尔(H. Weyl)与泡利(W. Pauli)的工作。

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Núria Muñoz Garganté博士作报告

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Emily Philippi作报告

921日下午第二场报告由南方科技大学教授胡大年主持。美国纽约市立大学Michelle Frank女士作题为Wu Chien-Shiung, Early Quantum Pioneer(吴健雄:一位早期量子先驱)的报告。她在简介吴健雄成长经历、钴-60实验等成就、吴健雄1959年美国大学妇女联合会(AAUW)成就奖演讲后,重点分析吴健雄在量子纠缠实验方面的贡献。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助理教授Roberto Lalli作题为Fusion Energy Research as a Diplomatic Tool in European Integration: A Network Approach(作为欧洲一体化外交工具的核聚变能源研究)的报告。他引入多层社会网络方法,以量化手段和详尽的统计调查数据,展示了1955年与1958年原子能“和平利用倡议”以来欧洲原子能设施建设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反映了科学与外交的互动关系。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Michelle Frank女士作报告

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助理教授Roberto Lalli作报告

922日上午第一场报告由俄罗斯联合核子研究所副首席科学秘书Alexey Zhemchugov博士主持。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终极理论的历史认识论”研究组组长Alexander Blum博士作题为Geoffrey Chew’s Bootstrap as an Alternative to Spatiotemporality(乔弗利·的靴袢理论作为时空性描述的一种代替方案)的报告。他重点介绍靴袢理论主要提出者丘(G. Chew)和曼德斯坦(S. Mandelstam)的工作,阐释了二者对时空性描述如何受限及对物理过程进行形式化数学表示的论述。南方科技大学教授胡大年作题为Theoretical Physics in China during the 1930s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理论物理学)的报告。报告以王守竞、周培源与班威廉(W. Band)为核心,展现20世纪30年代中国理论物理的发展概貌,并以海森伯(W. Heisenberg)、狄拉克(P. Dirac)与玻尔(N. Bohr)访华为例解说了中国理论物理学科发展中的国际交流。

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终极理论的历史认识论”研究组组长Alexander Blum博士作报告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胡大年作报告

小组讨论

922日上午第二场报告由巴西巴伊亚联邦大学副教授Climerio Paulo da Silva Neto主持。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文恒作题为The Evolution of Physics of Matter in China(中国物质科学的演进)的报告。他展示了抗日背景下中国物理学家向国防技术工程与物质科学的研究转向,着重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固体物理与凝聚态物理方面概念与学科框架的引入及黄昆先生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最后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铁基超导研究为案例说明中国物质科学研究的当代进展。日本东京国立科学博物馆河野洋人博士作题为Between Physics and Chemistry: Studies on Matter in Japan in 1920s–40s(在物理和化学之间:日本20世纪20—40年代的物质科学研究)报告。报告由化学物理学与理论化学引入,显示了物理和化学间的紧密关系,介绍了日本物理学家20世纪20—40年代在铁电强诱电体、偶极气体、橡胶和卤化铵等物质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文恒作报告

日本东京国立科学博物馆河野洋人博士作报告

小组讨论

922日下午第一场报告由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终极理论的历史认识论”研究组组长Alexander Blum博士主持。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三位学者作物理学哲学方面报告。Robert Crease教授作题为From Classical Ontology to Quantum Ontology: Entanglement to QBism(从经典本体论到量子本体论:量子纠缠到量子贝叶斯主义)的报告。报告总结了量子本体论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围绕量子物理诠释问题提出单一的概念网络假设,第二阶段关注主体参与和观察者,第三阶段转向“本体化”进程,由思考转为创造,关注本体化的作用与量子形式的贝叶斯概率。Gino Elia博士作题为Are Gauges Conventions? Weyl, Reichenbach, and the Clash over Measurement(规范是约定的吗?外尔、赖兴巴赫,围绕测量的争论)的报告。报告首先强调外尔的1918年论文中关于时空测量的两个条件,随后讲述赖兴巴赫(H. Reichenbach)的反驳,最后就外尔的1954年论文进一步探讨其哲学观。Jennifer Carter作题为The Evolution of Quantum Thought Experiments from Einstein to Wigner(从爱因斯坦到维格纳的量子思想实验的演变)的报告。报告生动介绍了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罗森佯谬(EPR paradox)、惠勒延迟选择实验、多世界诠释等量子物理发展史中的关键思想实验。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Robert Crease教授作报告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Gino Elia博士作报告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Jennifer Carter作报告

小组讨论

922日下午第二场报告由联合核子研究所Elena Badawy博士主持。日本广岛大学市川浩教授作题为Materialist Perestroika of Quantum Dynamics and Soviet Ideology: Yakov Petrovich Terletskii (19121993)(量子力学和苏联意识形态的唯物主义改革:雅科夫·彼得罗维奇·特列茨基[1912—1993])报告。报告通过展示特列茨基的学术与政府工作,试图对“热情的共产主义者”身份与他对物理的真实探索进行权衡,特列茨基对互补性原理的克服并非源于意识形态论证而是一种此时的全球性努力。马普学会引力物理研究所(爱因斯坦研究所)Jean-Philippe Martinez博士后作题为The Soviet Branch of the Copenhagen School: A Historical and Critical Analysis(哥本哈根学派的苏联分支:历史批判的分析)的报告。报告介绍了苏联物理学家由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前往哥本哈根后返回苏联的历史进程,着重描述了福克(V. Fock)和朗道(L. Landau)学派与哥本哈根学派间的关系,强调20世纪50年代苏联马克思主义对量子力学持续批判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背景。联合核子研究所副首席科学秘书Alexey Zhemchugov博士作题为Opening of Dubna: From a Secret National Nuclear Laboratory to an International Science Center(杜布纳的开放:从国家秘密核实验室到国际科学中心)的报告。报告通过详实的档案和时间节点完整介绍了联合核子研究所由军事科学中心、苏联对外展示的前沿重地、具有苏联特色的国际跨政府研究机构到当今国际研究机构的角色转变历史。

日本广岛大学市川浩教授作报告

德国马普学会引力物理研究所(爱因斯坦研究所)Jean-Philippe Martinez博士后作报告

俄罗斯联合核子研究所副首席科学秘书Alexey Zhemchugov博士作报告

923日上午第一场报告由马普学会引力物理研究所(爱因斯坦研究所)Jean-Philippe Martinez博士后主持。日本京都大学副教授伊藤憲二作题为Should 2025 Really Be the Quantum Year?: A Global History Perspective2025年确实是量子物理年吗?——全球历史视角的分析)的报告。伊藤认为量子力学的发展是一个时期过程,不应特别强调某一年(如1925年)。因此,将2025年确定为国际量子科学技术年可能具有一定误导性,显示的是库恩式的欧洲中心论历史主义,过分强调海森伯与欧洲的重要性。随后,伊藤介绍了日本物理学家对量子物理学科发展的贡献。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思源博士作题为Spectroscope Evolvement and Its Dynamics in Studying the Fine Structure of Hydrogen Spectrum (1920s–1930s)20世纪20—30年代氢光谱精细结构研究中的分光器的演变及其动力)的报告。报告聚焦这一时期的氢光谱精细结构实验,阐述分光器如何从以卢默-格尔克板和阶梯光栅为代表的旧仪器演变为以法布里-珀罗干涉仪为代表的新仪器,分光器的演变提供了观察这类实验20年发展的延续性及实验与理论的互动的一个视角。

日本京都大学副教授伊藤憲二作报告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思源博士作报告

923日上午第二场报告由日本京都大学副教授伊藤憲二主持。联合核子研究所Elena Badawy博士作题为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Organizations in 1950s: Background, General Trends and Regional Features20世纪50年代国际科学组织的建立与发展:背景、总体趋势和区域特征)的报告。报告根据事件发生的条件及其与其他事件的联系进行研究,讨论1953—1955年间原子能“和平利用倡议”四次会议与20世纪50年代科学交流友好关系恢复的历史背景下,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的成立、发展与对新成员国的吸纳。巴西巴伊亚联邦大学副教授Climerio Paulo da Silva Neto作题为Building Research Networks in the Multipolar Cold War: collaborations on accelerators in East and West, 1959-1975(多极冷战环境中的科学网络:1959—1975年东西方加速器的合作)的报告。他通过欧洲核子研究组织、联合核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成立引入冷战科学交流中的多极视角与非国家因素,着重关注了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科学的作用、约里奥-居里夫妇(J. F. Joliot-Curie and I. Joliot-Curie)对美国霸权的抵抗与苏联科学家的声援。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刘金岩作题为The Tortuous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China’s First High Energy Accelerator(中国第一台高能加速器的曲折决策过程)的报告。报告探讨中国高能物理早期发展历史及中苏物理学的交流,阐述中国第一台高能加速器的曲折决策历程,强调高能物理研究对中国科技发展、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的特殊促进作用。

俄罗斯联合核子研究所Elena Badawy博士作报告

巴西巴伊亚联邦大学副教授Climerio Paulo da Silva Neto作报告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刘金岩作报告

小组讨论

923日下午,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教授Alexei B. Kojevnikov主持讨论国际物理学史界有关2025年国际量子科学技术年的筹备活动,来自意大利、德国、巴西和美国的学者分别介绍了相关国际会议与学术组织筹备的活动。

最后,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世界科技史研究室主任田淼研究员主持会议总结。与会的物理学史界专家与物理学家针对会议组织和相关主题报告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热烈讨论,反映了物理学史学科的多元探索、交叉互补的生动局面。此外,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国科学技术史(英文)》)期刊编辑吕昕介绍了相关专刊的组织情况。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世界科技史研究室主任田淼研究员主持会议总结

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编辑吕昕介绍期刊

会议期间,自然科学史研究所Marta Neskovic博士宣介了中国科学院国际交流计划(PIFI)。与会专家参观了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李俨图书馆,并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参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博展馆。

注:202467日,联合国大会正式宣布2025年为量子科学与技术国际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柏春研究员、刘金岩研究员以及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亚太地区)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术副校长吴岳良院士、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亚太地区)办公室主任张敏等自2020年起参与由美国物理学会物理学史与物理学哲学论坛发起的量子世纪(2025)早期筹备和申请等活动,并组织量子世纪(2025)在中国的系列学术报告会。此次现代物理学史国际研讨会为量子世纪(2025)在中国的系列活动之一。

会场全景

会场全景

参会人员合影

部分与会专家参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