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显斌
![]() |
姓名:孙显斌 专家类别:研究员 研究方向:古典文献学,典籍数字化,科学技术史
教育背景 2007.9-2011.7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古典文献学专业文学博士 2004.9-2007.7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古典文献学专业文学硕士 1995.9-1999.7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专业理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20.7-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古代研究室研究员 2020.4-2020.7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图书馆研究馆员 2016.4-2020.6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助理 2014.4-2020.3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2012.5-2021.7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图书馆馆长 2011.7-2014.3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图书馆馆员 2009.9-2012.7 北京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兼职讲师 2008.3-2013.12 北京大学数据分析中心兼职研究人员 2000.9-2003.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移动通信行销部网络设计工程师 1999.7-2000.8 上海大唐移动设备有限公司市场项目工程师
学术任职 2013-“中国科技典籍选刊”联合主编:第1-7辑获得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资助。 2021.9-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智能开发与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 2023.3- 北京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元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科研项目 1、主持完成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十三五重点培育方向”项目“科技典籍整理与研究” 2、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王祯农书》汇校与传播史研究” 3、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美汉学发展与汉籍收藏的关系研究”子课题 4、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团队项目“科学史所科技典籍整理研究团队”
获奖情况: 1、联合主编《中国古代重大科技创新丛书(第一辑)》2020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2、作为第二负责人组织策划“中国古代重大科技发明创造”评选、书稿撰写和宣传推广。该书先后获得2016年度“中国好书”、2017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
论著目录 专著
7、孙显斌著. 攻玉集,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
论文 1、孙显斌.古籍引书目录浅说.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六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64-273. 2、孙显斌.谈人文研究中人脑与电脑的合作[J].云梦学刊,2008(3):28-30. 3、孙显斌.东汉之前的道书叙录.道家文化研究(第二十五辑).北京:三联书店,2010:284-327. 4、孙显斌.《七略》《别录》编撰考[J].图书馆杂志,2011,30(2):88-91. 5、孙显斌.《七略》与《别录》释名[J].图书馆学刊,2012(4):123-125. 6、孙显斌,金玲.略论嘉靖《隆庆志》[J].中国地方志,2012(8):52-53. 7、孙显斌,李伟.古籍数据库化工作浅谈[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8):23-25. 8、孙显斌.历代目录对道书的著录与分类[J].图书馆学刊,2013(9):113-115. 9、孙显斌.写刻之间:《汉书》文本面貌之嬗变浅议[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5):27-30. 10、孙显斌.谈“中国科技典籍选刊”的整理实践与思考——以《王祯农书》为例[J].科学史通讯,2015(39):176-180. 11、孙显斌.科技典籍整理出版的展望与思考[J].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16(10):7-12. 12、王孙涵之、孙显斌.方以智《物理小识》版本考述[J].自然科学史研究,2017(3):439-445. 13、Sun Xianbin. Review on the Collation of Premodern Chinese Source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2):113-131.中文版:孙显斌.中国科技典籍整理的回顾与思考,科学史研究论丛(第4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201-211.同时刊发于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2018(3):3-15. 14、孙显斌.读汉代三目札记两则[J].文津学志(第11辑),2018:136-141. 15、孙显斌、王孙涵之.方以智《物理小识》与近代“科学革命”[J].中国文化,2019(秋季号):191-196. 16、孙显斌.略论《汉书》颜师古注的体例[J].国文天地,2020,36(5):81-83. 17、孙显斌.略论美国汉籍收藏史——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塔东亚图书馆为中心.殊方天禄——海外汉籍收藏史研究论丛(第一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80-118. 18、孙显斌.跨学科与跨文化:从海外汉学看国学或中国古典学的意义[J].国学学刊,2020(04):15-17. 19、王超、孙显斌. 传播动力巨系统初探[J].科技传播,2021(10):110-115+129. 20、孙显斌. 中国科技基本典籍刍议,科学史研究论丛(第7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173-179. 同时刊发于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21(7):24-33. 21、王烟朦、孙显斌. 跨学科视域下的中国科技典籍对外译介——访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孙显斌研究员,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27-32. 22、孙显斌.古文献学学科体系初探,天一阁文丛(第19辑),浙江古籍出版社,2022:5-21. 23、王烟朦、孙显斌.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文献之溯源、流布与影响(1736-1921),图书馆论坛,2022(10):141-149. 24、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孙显斌,嘤其鸣矣:青年学者说文献学,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2:407-418. 25、李文琦、王凤翔、孙显斌、黄芷欣、李芃蓓. 历代史志目录的数据集成与可视化,中国图书馆学报,2023(01):82-98. 26、孙显斌.从《王祯农书》看四库本系统的抄校与刊印[J],印刷文化(中英文),2023(02):49-59. 27、孙显斌.与古籍相处[J].名作欣赏,2023(10):50-54. 28、孙显斌.古籍目录数据库建设与应用[J].数字人文,2023(3):175-179. 29、王烟朦、孙显斌. 近三百年中国典籍英译的多维透视与现实镜鉴,图书馆论坛,2024(11):140-152. 30、孙显斌、崔晋、王凌燕.2010年以来国内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研究综述[J].新兴科学和技术趋势,2024(3):274-286. 31、孙显斌.“十四五”期间科技典籍整理研究的新动态[J].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2024(12):4-7. 32、孙显斌.第十章《古文献学的学科体系与学术体系》.百年中国古籍整理与古文献学科发展研究(第四卷 百年古籍整理与古文献学科的理论探索)[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293-324. 33、孙显斌.茶经、酒经.书志(第六辑)[A].中华书局,2024:91-96.
数字人文项目 1、“资治通鉴分析平台”,北京大学数据分析中心、中华书局联合开发,负责数据加工 2、“中国历代典籍总目分析系统”,北京大学数据分析中心、国家图书馆联合开发,负责数据加工 3、“中华寻根网”,北京大学数据分析中心、国家图书馆联合开发,参与 4、“中国历代典籍目录数据集成与分析系统”,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中心开发,策划指导
其他 1、孙显斌.句读书目举要[N].光明日报,2017-3-3:13版. 2、孙显斌.开物东方,格致万年[N].中华读书报,2017-5-10:10版. 3、孙显斌.重估传统,再造文明[N].科技日报,2020-7-10:8版. 4、孙显斌.通过“选刊”进入科技典籍整理的蓝海[N].藏书报,2020-8-24:12版. 5、易舜.典籍印证古代科技辉煌成就——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孙显斌[N].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04-23:6版 6、孙显斌.集合群众智慧,完善薄弱环节[N].藏书报,2022-4-25:2版. 7、孙显斌.数字化推动古籍整理范式变化[N].社会科学报,2024-1-25:5版. 8、孙显斌.“十四五”期间科技典籍整理研究的新进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5-2-7:7版.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邮编:100190 Email:sunxianbin(at)ihns.ac.cn |